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清清睿儿的个人主页

远方就在眼前......

 
 
 

日志

 
 

暗绿绣眼鸟是如何飞起来的 ?  

2010-05-22 09:54:53|  分类: 青少年科技实践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暗绿绣眼鸟是如何飞起来的 ? - 清清睿儿 - 清清睿儿的个人主页

 

 

 

作品成果资源案例:暗绿绣眼鸟取食规律的研究

 

【作品信息】

·                                

·                                 完成时间:20087

·                                 获奖情况:

·         2009年第2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DV一等奖

·         2009年第2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学DV影像奖

·         参加2010年意大利青少年科技DV竞赛

·         2008年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DV一等奖

·         2008年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项目二等奖

·         2008年第五届全国中小学校园电视评选金奖

·         2008年获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芝麻开门》栏目拍成专题片《小鸟一天吃几顿?》播出

·                                 拍摄器材:Sony  HDR-FX1E

·                                 剪辑软件:Canopus edius4

【选题背景】

我们人类的饮食习惯是一日三餐,那么,鸟类是否也和我们一样有一日三餐的取食规律呢?到底鸟儿一天吃几餐呢?我们采访了大人,自己也进行了猜测,都无法得到准确的答案。看来,鸟儿生活在我们的身边,但是对于它们一天吃几餐的问题,大家都没有认真地去观察过、思考过。于是,我们决定开始这项研究活动。

鸟儿在天上飞,不方便我们做观察,那么,我们可以笼养绣眼鸟科鸟儿来做系统而科学的观察实验。本实验选取的暗绿绣眼鸟在中国华北至西南以南是很常见的夏候鸟或留鸟。鸟体小(10厘米),习性活泼而喧闹,喜群体活动,不畏人,容易驯熟,有利于实验的进行。

 

【作品介绍】

本作品通过观察提问,猜想假设,访问调查,上网搜索,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记录观察的数据,统计、分析收集的数据,制成折线图,分析鸟儿在一天中取食的时间和频次,找出鸟儿取食的规律。

在一次就餐中,有一只鸟儿飞进屋里。我们不由得产生了一个疑问:“鸟儿一天吃几餐呢?”我们各自有不同的猜测,还采访了家长,但得到的答案都不一样。上网查询有关资料显示,在这方面国内对雉科鸟类开展的研究较多, 如笼养棕胸竹鸡(Bambusicola fytchii)、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花尾榛鸡(Tertastes bonasia)、雉鸡(Phasianus colchicus)、黑琴鸡(Tetrao tetrix)的觅食行为及食性等的研究,对其它鸟类的研究相对较少。

于是我们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试验方案的设计和观察研究。又到花鸟市场买来暗绿绣眼鸟30只,分成5只一组,共6组(平均分成6笼,每笼5只)。每天喂食苹果、水。然后每天分26个时间点观察、记录其在一分钟内取食的个体数、啄食次数、用于取食的时间。根据记录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制作成折线图,找出鸟儿取食个体数日变化规律,一分钟内啄食的次数日变化规律,一分钟内用于取食的时间日变化规律,从三个折线图可以看出:衡量取食的三个主要指标都具有类似的波动规律,主要是高峰值都出现在相同的时间点,最低值也出现在相同的时间点。由此可见,暗绿绣眼鸟日取食规律非常明显,主要有早、中、晚三个高峰期。

通过试验我们发现了,原来鸟类也和人类一样一日有三餐呀,真有趣!试验的时间比较长,有15天,但我们懂得了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试验结束后,我们把试验鸟放飞大自然,让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希望感兴趣的同学也来做这个试验,从中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学会关注人与自然、人与鸟类的关系。

暗绿绣眼鸟是如何飞起来的 ? - 清清睿儿 - 清清睿儿的个人主页

 

 

【探究过程】

该作品的探究过程包括观察提问,猜想假设,访问调查,上网搜索,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记录观察的数据,统计、分析收集的数据,制成折线图,分析鸟儿在一天中取食的时间和频次,找出了暗绿绣眼鸟一日三餐的取食规律。

1.                            观察与提问:

我们观察到:就餐时,看见一只鸟飞进屋里在窗台上停歇,产生疑问:

人有一日三餐,鸟儿一天吃几餐呢?你们知道吗?

2.                            猜想与假设:

符严宇豪说不知道,黎梁山川说大概是一日多餐,刘嘉鑫的爸爸说也许是一日三餐。

他们的答案各不一样。

3.                            计划与组织:

暗绿绣眼鸟是如何飞起来的 ? - 清清睿儿 - 清清睿儿的个人主页

  

我们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网上搜索,设计试验方案,购买试验材料,做好充分准备。开始观察试验活动来寻找答案。

4.                            事实与证据:

暗绿绣眼鸟是如何飞起来的 ? - 清清睿儿 - 清清睿儿的个人主页

 

 

暗绿绣眼鸟是如何飞起来的 ? - 清清睿儿 - 清清睿儿的个人主页

 

我们通过采访家长,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并且通过设计试验方案和实施试验方案,观察记录了暗绿绣眼鸟在一天中取食的时间和频次,找出了鸟儿一日三餐的取食规律。

5.                            模型与解释:

暗绿绣眼鸟是如何飞起来的 ? - 清清睿儿 - 清清睿儿的个人主页

 

 

我们对观察记录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制成折线图,找出了暗绿绣眼鸟取食个体数日变化规律,一分钟内啄食的次数日变化规律,一分钟内用于取食的时间日变化规律。

6.                            表达与交流:

暗绿绣眼鸟是如何飞起来的 ? - 清清睿儿 - 清清睿儿的个人主页

  

利用DV拍摄了整个研究过程,并且通过配音和解说词让观众了解暗绿绣眼鸟一日三餐的取食规律。同时小作者也在拍摄制作的过程中成长,从中学习到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学会了关注人与自然、人与鸟类的关系。

 

【拍摄技巧】

1、拍摄野生暗绿绣眼鸟的活动时,可以到鸟儿常活动的地点,架起摄像机,长时间待机,等候最佳时机拍摄。

2、鸟儿休息时,拍摄中尽量不要发出声音而影响鸟儿。
3、拍摄放飞鸟儿的镜头时,因无法预测鸟儿放飞后飞行的路径,可以把放飞每只鸟儿的镜头分别拍下来,选出最佳的放飞动态。

4、尽量采集更多的影片素材,方便在后期剪辑中选择最佳的的画面,也避免重拍。

【作者感言】

我们为了保证每天观察的时间,利用了大部分的课余时间坚持了15天。试验刚开始时还充满了新鲜感,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感觉到枯燥和单调。也曾经打过退堂鼓,但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我们终于坚持下来找到了科学的答案。通过试验,我们真正理解一个真理:坚持就是胜利!

 

【拍摄脚本】

场景1:提出问题

分场景1:刘嘉鑫家的客厅。

镜头:3个男生围着桌子一起吃饭,嘉鑫同学看见一只鸟在窗台上停歇,就产生疑问:“人有一日三餐,鸟儿一天吃几餐呢?你们知道吗?”

 

场景2:猜想假设

镜头1:三个男生各自猜想讨论的场面:

同期声:

符严宇豪说:“这可不知道。”黎梁山川说:“和我一样,一日多餐吧?”

镜头2:爸爸在沙发上看杂志,刘嘉鑫走过来坐在爸爸身边询问爸爸的场景:

同期声:

刘嘉鑫问:老爸,人有一日三餐,那么鸟有几餐呢?

爸爸回答:应该也是一日三餐吧?

字幕:我们各自认为鸟的饮食:

1、不知道

2、一日多餐

3、一日三餐

解说词:到底一天几餐呢?我们看看有没有人进行过研究。

 

场景3:上网搜集证据

分场景1:上网查阅资料

镜头:学生查阅资料全景

同期声:你们看啊,有笼养棕胸竹、白腹锦鸡、黄腹角雉、红腹锦鸡、花尾榛鸡、雉鸡、黑琴鸡(出现字幕)的觅食行为及食性研究都有科学家研究过了。

解说词:对啊,研究哪种鸟呢?我们在思考。

 

分场景23个男生一起在趴在窗口往外看,树梢上有跳跃的暗绿绣眼鸟。

字幕:就是它啦!

 

分场景3:暗绿绣眼鸟在树梢活动的情景和介绍。

字幕:暗绿绣眼鸟,校园常见留鸟。生性活泼,容易驯养,喜群体活动。多生活在灌木丛及枝叶繁茂的乔木中。早晚活动较频繁。属杂食性鸟类,爱吃浆果和虫子。

场景4:设计试验方案

分场景1:学生设计试验方案

镜头:三个男生执笔设计方案的情景。

解说词:经过一番讨论,我们制定了初步的计划:养三只鸟,一人观察一只,每天分早中晚观察3次。但是,这样到底有没有科学性呢?我们决定去请教广西大学林学院生态学硕士王志高硕士。

 

分场景2:请教专家

镜头:三个男生请教专家的场景

同期声:刘嘉鑫把方案递给王老师,问:王老师,你觉得我们设计的这个方案好吗?

王老师接过方案看过后,说:你们现在是养三只分三组,分早、中、晚三次来进行观察。这个科学性差了一点,另外数量和组数以及观察的次数都太少了。我建议你们养30只,然后按鸟笼的大小分6组来进行。时间点必须得多一点。过一会,我们来制定一个表格,行吗?

 

场景3:专家指导设计实验方案

镜头:专家和学生在电脑前讨论并制定方案以及指导实验的场景

解说词:在王志高老师的指导下,结合我们的生活情况,我们制定了科学的实验方案。

实验鸟:暗绿绣眼鸟30只,分成5只一笼,共6笼。

方法:1.保持小鸟食物和水分充足。

      2.记录小鸟的取食规律。

3.观察时间:每天从早晨610观察到下午1750,每隔20~60分钟观察一次,每次一分钟,共设计26个观察时间点。

4.分别记录26个时间点一分钟内取食鸟类的个体数,小鸟啄食的次数,用于取食的时间和其他行为的时间。

一切准备完毕,下面就是准备开始观察实验了。

 

场景5:观察实验

分场景1:第一天的观察活动

镜头1:刘嘉鑫的卧室。

字幕:第一天早上6

镜头2早上第一个时间点的观察活动。

解说词:早上6点,我就起床了。两个小伙伴也到了,我们就一起开始了第一天的观察。610,鸟儿们都还没醒呢,瞧它们,睡得多香。第一个时间点观察完毕,要把闹钟调好到下一个时间点。

字幕:开始观察并记录鸟的情况。

镜头3:各个时间点的观察活动

解说词:鸟儿们开始起床了,你看,它们在活动了。

字幕:630分鸟儿们起床了开始活动

650分鸟儿开始啄食

710分至730分大部分鸟儿在啄食

1140分至1210分大部分鸟儿在啄食

1310分至1330分鸟儿集体休息

1650分至1730分大部分鸟儿在啄食

18点至次日上午6点鸟儿都在休息

镜头3:一天观察完毕后离开鸟笼的情景

同期声: 嘘……

 

分场景2:遇到困难,坚持实验

镜头1: 鸟儿的活动,刘嘉鑫贪睡赖床。

解说词:我们观察到的鸟,每天都的取食规律都差不多。我们从开始的感觉新奇到单调枯燥,甚至,有时候,都不想坚持了。但是,李老师经常鼓励我们,坚持,就是胜利。我们最后能坚持了下来。

同期声:快点起床……

镜头2:记录中,符严宇豪不想继续观察。

同期声:符严宇豪:那么累,我都不想干了!

        黎梁山川:坚持一下就行了嘛!

        刘嘉鑫:就是嘛,都快做完了。

符严宇豪:坚持什么?我们做了这么久,还是一无进展!那你们说怎么办?

刘嘉鑫:谁说没有进展?我们不是快做完了?这本厚厚的表格就是我们的成绩啊!再坚持一下不就完了!

解说词:但是,李老师经常鼓励我们,坚持,就是胜利。我们最后能坚持了下来。

镜头3:三个男生观察和记录的情景。

解说词:每天,我们就是这样坚持进行观察。周而复始,一共进行了15天,

字幕:我们共观察记录了15

镜头4:翻动原始记录表格的情景

    字幕: 这是我们的原始记录

 

分场景3把记录到的数据输入电脑进行统计分析,制作折线图,研究暗绿绣眼鸟的日取食规律

镜头1电脑前操作输入记录的数据,得出三组暗绿绣眼鸟取食规律观察每个时间点的平均数值和3个折线图。

解说词:我们把记录到的数据输入电脑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这张三组暗绿绣眼鸟取食规律观察每个时间点的平均数值。我们又把记录到的一分钟内取食鸟类的个体数,小鸟啄食的次数,用于取食的时间和其他行为的时间情况的数据,制作成3个折线图。从三个折线图可以看出:暗绿绣眼鸟的日取食规律是非常明显的,主要有早、中、晚三个高峰期。

字幕:暗绿绣眼鸟的日取食规律是非常明显的,主要有早、中、晚三个高峰期

原来,小绿豆鸟一日三餐,和我们人类一样呀!

 

场景6:实验的收获与感受

镜头1:学生对镜头讲述

同期声:

黎梁山川说:原来暗绿绣眼鸟和我们一样,也有一日三餐的规律啊!真有趣!

刘嘉鑫说:能得到这样的答案,我们非常高兴。现在,我们真正理解一个真理,就是:坚持就是胜利!

符严宇豪说:我觉得 暗绿绣眼鸟也应该象人类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我们放飞它们吧!

三个男生一起说:好!

镜头2:放飞小鸟

解说词:飞吧,小鸟,我们永远是朋友!

字幕:鸟类永远是人类的朋友!

 

 

  评论这张
 
阅读(2685)| 评论(17)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